摘要: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全市占比约40%。
7月27日,正值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召开之际,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举行。本次推介会深度聚焦浦东人工智能领域的营商环境综合优势,全景呈现浦东“制度创新突破力、开放环境吸引力、产业链条整合力”三大核心优势,重点聚焦浦东在算力、具身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交叉学科(AI4S)等关键领域的优势生态。
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
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在会上进行了AI浦东主旨推介,她表示,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全市占比约40%,大模型领域,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
李慧介绍,当前浦东正在更加突出地打造“人、技术、场景”共生共荣的AI城市新形态。以技术创新变革,场景驱动应用,依靠城市级、体系化的生态布局,成就每一个在浦东的“AI梦想”。一是浦东为梦想创设更为广阔的场景空间,计划未来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
二是打造更为扎实的基础设施,包括年底投运的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即将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举措,为圆梦AI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构建更为多元的金融支撑,设立覆盖企业各个阶段和聚焦重点领域的全过程基金矩阵,并将成立首个服务AI产业的融资租赁公司,为AI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四是强化AI产业政策矩阵,鼓励大模型应用,并对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应用场景示范、重大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给予支持。
五是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才服务,浦东为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推出“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政策。此外,张江针对高成长性青年
科创项目给予连续三年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浦东明珠计划实施以来,已为超过2100名优秀人才在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障、永久居留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使全世界人才在浦东都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总规模20亿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发布
在实践中,不少企业面临“场景怎么找、模型怎么选、效果怎么评”等落地难题。浦东新区不断总结经验,推介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发布并解读了《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指引1.0》,为企业提供一套“看得懂、用得上、落得下”的参考路径。敖立表示,期待浦东在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持续探索、先行示范,成为全国大模型核心技术研发策源地和应用创新样板区。
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和数据要素市场价值评估中心在本次推介会上揭牌。其中,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是上海市首批数据创新实验室重要组成,是浦东新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核心平台,是张江科学城数据赋能先导产业的关键载体。实验室以医疗健康数据为突破口,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构建“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数据开发利用体系,预计8月底在模力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数据要素市场价值评估中心是浦东新区落实国家数据定价试点的创新举措,通过科学、客观、可验证的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提供客观、公允的数据价值基准,消除供需双方的认知偏差与信息壁垒,让数据价值从“难以捉摸”变为“有据可依”,从而克服数据要素价值释放难点,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同时,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正式发布。基金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是聚焦种子轮阶段,专注投资创新人才、前沿技术的国资创投基金。通过种子基金友好灵活的投资机制,基金有望帮助解决初创团队“活下去”的生存问题,实现“聚起来”的产业集群,形成“敢创业、爱创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加速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在浦东落地转化,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垂类模型生态集聚区。会上,浦东创投集团与18个公司进行种子基金投资项目签约,成为浦东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激活源头创新动能的又一生动案例。
开放的产业生态让创业者奔赴集聚
在浦东的AI生态好不好,浦东的创业者、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作为炙手可热的具身智能行业领跑者,资深创客,上海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讲述了智元和浦东双向奔赴的创业故事。智元2023年落户浦东张江机器人谷,半年时间做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2024年自建了生产工厂和数据采集工厂,今年一月份,智元率先完成了千台机器人量产下线,也正式迈入商用元年。“浦东是具身智能企业创新创业的热土。”彭志辉表示,未来,智元机器人将继续扎根浦东,为进一步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引领地贡献力量。
行业龙头企业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分享了蚂蚁扎根浦东,深耕上海,服务全球的丰硕成果。他介绍说,在集团43家自有公司中,落户浦东的有23家。尤其是2025年3月,旗下具身智能公司蚂蚁灵波选择落户浦东张江。演讲最后,韩歆毅盛赞了浦东提供的改革创新机制沃土、技术和产业生态雨林以及全球开放的枢纽接口。“这些生态要素对于企业发展,尤其是对培育发展创新技术板块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作为外资创新企业的代表,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扎沃伦科夫分享了英矽智能扎根浦东,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创新历程。英矽智能落地在浦东的上海公司2024年创造了3.5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长了108%。他还以刚刚完成临床药效概念验证的业界首个AI药物Rentosertib举例,感谢浦东的沃土培育了这款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物。
头图为活动现场。浦东新区供图
重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