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一位朋友在34岁的关口,终于上岸公务员,近日已前去报到上班。
入职前,一同聚餐庆祝上岸,席间还有几位也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觉得自己能够上岸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如果再考一次,还有没有信心能够上岸?
众人不假思索,都说主要靠的是运气。既然靠的是运气,自然也就没自信能够再考一次上岸。
其中一人感慨道:考公真的就是在选运气,“九分天注定、一分靠打拼”。首先,每年招录的岗位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单位,每年对招考岗位的报名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提前不知道自己能报哪里、能报哪个岗位。
报名的时候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报、对手什么样的水平,行测题目很杂、而且有些答案也模棱两可,有多少人在短时间内都能做到都有把握。
到面试时,抽到哪一组考官、抽到什么时间面试,也都是随机,这也讲究缘分,和考官们的眼缘。为什么面试逆袭的例子,每年都很多,因为缘分占了很大比重。
即使笔试后没进面,或者进面后没入围体检,也可能前面的考生有放弃、体检不通过,而获得递补机会的,甚至还有人参加补录最终上岸的。或许第一次就进面,可能最终还不一定能上岸。
从自己的经验来看,真的一切都是缘分,哪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今年就能遇到合适可报的岗位?敢说自己报了就能上岸?
回到文章开头,我的那位朋友,也真是应了命中有编的幸运。他和女朋友毕业后一同备考多年,他女朋友是文科专业,可选择的岗位相对多,考到第四次、25岁那年就上岸本县一个县直部门。
而他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理科专业,每年可选择的岗位很少,加上又是社会考生,每年国考全省都难遇一个可报的岗位,省考也只有寥寥几个岗位,而且都在外地市,竞争也很激烈。到了最近几年,他都开始报“三不限”岗了,几乎就是放弃的节奏。
结果没想到,今年隔壁市有个岗位,专业、工作经历全符合,而且还限制政治面貌,他又刚好符合,最终在34岁的时候成功上岸!
他说我真的是全靠运气手,靠对手们考试时选错的比我多(他申论一般,行测这次高分)。
当然,考公虽然讲究一定的运气,甚至我个人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运气成分很大,但并不是说不用备考,而是要把备考贯通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阶段,养成一个好的状态,这就是运气。
重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